跳到主要內容

3C資訊 -UE Wonderboom 評測:小小的身形,大大的聲音 御匾會 http://www.iwin888.tw

外觀、盒裝



體型上來說,如果 Boom 2 是根直筒子,而 Roll 2 是它被踩扁的模樣的話,那 Wonderboom 就是剛好介於兩者之間,「踩一半」的樣子。與其說是一罐發福的可樂,它的體積更接近一般馬克杯的大小。和 Boom 家族其他成員一樣,從上下的橡膠到中間的織布網格,Wonderboom 整體的構造異常牢固(防摔 1.5m),隨意亂丟亂摔感覺都是小 case。


在機身上最顯眼的,就是已經成了 UE 喇叭正字標記的兩顆巨大「+」、「-」音量鍵,此外在機頂還有另外三顆按鍵,分別是電源、連線、以及中間的「UE」字樣本身也是一顆多功能鍵。同樣在上側,Wonderboom 有一個小小的吊環,但小編覺得相對於 Roll 2 來說,Wonderboom 的這個吊環偏小了一點,有些時候(像是在浴室裡)要找到個它能掛上地方不太容易。


然而和其他 Boom 家族成員不同的是,這次 UE 選擇了移除它的 3.5mm 埠,變成只剩下藍牙連線一途了。以它出外使用為主的設計來說,這應該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,但音訊來源就只能是手機、平板、筆電等行動裝置了。最後,Wonderboom 的 USB 充電埠藏在下後側的一個防水蓋後面囉。


Wonderboom 延續了家族色彩豐富的風格,共有岩石(灰/黃)、幻影(黑/白)、火球(紅/藍)、零下(藍/紅)、開希米爾(粉紅/白)、和紫丁香(紫/青)六種顏色選擇,而我們這次借側到的是粉紅底白按鍵的開希米爾版本。除了 Wonderboom 本體之外,盒裝內就只有一條亮黃色的充電線,應該所有的版本都一樣。

操作、音質



Wonderboom 按下電源鍵開啟後,長按藍牙連線鍵會進入配對模式。中間的 UE 鍵平常單按一次是播放/暫停,連按兩次則是跳下一首曲目。如果擁有兩顆 Wonderboom 的話,同時長按兩台 Wonderboom 的 UE 鍵,就可以將它們配成對,同時播放音樂了。但這功能僅限 Wonderboom,不能用於其他 Boom 系列產品。

正面的兩顆音量鍵也有機關:同時按下的話,Wonderboom 會播放一小段音效,提示目前的剩餘電量,高、中、低各有不同的聲音。單就做為簡單的提示來說這樣是還不錯,但如果能直接把剩餘電量的百分比念出來,應該會更清楚吧?


Boom 家族最出名的就是在小小的體積中提供出乎意料的大音量,自然 Wonderboom 也不例外。雖然說在最大聲的設定下不如 Boom 2,更不要說 Megaboom,但依然大聲到會覺得對不起鄰居的程度(所以我是包在棉被裡丟到床底下測的...好歹只是大聲而已,不至於震耳欲聾)。最重要的是,它並沒有因為音量而忽略音質,在高、中、低音都保有了極佳的表現力。UE 之前的愛好者應該很熟悉這種驚豔的表現,真的要親自聽過才能相信呢。

要嚴格的說的話,它的低音向下延伸有些不足,中音的部份也有點混濁,但這兩者都可以說是它體型縮小所帶來的直接結果,算是換取小體積不得不做的犧牲吧。另一邊,和比 Wonderboom 更小的 Roll 2 相比,Wonderboom 保有了真正的立體聲(音量鍵左右各有一組喇叭),而不是全向性的單聲道。

防水、電力、連線距離



從 Boom 2 發表以來的新品 -- Megaboom 和 Roll -- 都是全防水的設計,所以你能帶著去泳池邊或浴室內,而不用擔心水損。然而,先前產品的設計都是進水了就會向下沉,如果水池深度超過 IPX7 規範的 1 公尺的話,還是會有風險,為此當初 UE 還特地為 Roll 做了一個小游泳圈讓它能漂在水上呢。Wonderboom 就沒有這個困擾,因為它能靠著自己的浮力漂浮。雖然說浸水時聽不到聲音,但好歹不用擔心它會不見囉。

實際開著電源丟到浴缸裡,對 Wonderboom 來說一點問題也沒有,無論怎麼把它壓到水裡,它都會自己漂上來,整個過程當中無論藍牙連線還是音樂都沒有斷掉。當然淋浴時放在旁邊播放音樂就更沒有問題了,只是為了蓋過水聲會把音量開的比較大,然後水關掉的時候... 對不起鄰居 ><。

Wonderboom 的連線距離出乎意外的驚人,在辦公室用 iPhone 進行連線測試時,走到 50 公尺的距離外,連線都沒有中斷。在家中進行試驗時,浴室與房間中間隔著三道牆,也沒能使它斷線或收訊不良。無論 UE 在這裡施了什麼魔法,毫無疑問是非常有效的。

連續播放的電力測試,在略小於一半音量下,達到了 10.5 小時之久,基本上羅技宣稱的播放時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。有其他評測說在最大音量下 Wonderboom 的電力會大幅減少,但小編受限於環境無法測試是否真的如此。

結語



UE 的喇叭以大音量、好音質出名,Wonderboom 自然也不例外。雖然說或許比不上 Boom、Megaboom,但 Wonderboom 體型更便於攜帶,而且具備 IPX7 防水,上山、下海、甚至帶進浴室都是不錯的選擇。雖然只有藍牙輸入會稍微限制它的使用(真要在戶外使用的話,好像能插 microSD 卡讀取更方便?)、缺少麥克風讓它無法用來講電話、然後頭上的吊環有些功能不明,但在設定、操作、和機身耐用度上都有超水準的表現,電力和無線距離都沒有問題。

通常 UE 的產品到了最後,就免不了以一句「什麼都好,就是價格太貴」做結語,但 Wonderboom 卻沒有這樣的情況。它 NT$3,190 / HK$849 的定價應該是自 MiniBoom 以來的最低價,比 Roll 2 先前的定價還便宜一些。比起它的兄弟們,Wonderboom 推薦起來要容易太多了呢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from Engadget 中文版 RSS Feed http://ift.tt/2zljqJ6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3C資訊 -用 Line 就能叫車的 TaxiGo,年底前正式跨出台北 御匾會 http://www.iwin888.tw

影片、TaxiGo 動手玩 其實筆者當初聽到有這種 Chatbot 叫車服務的時候,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類似線上聊天客服,那種後端可能是 AI,但還是會給你生硬對答位置資訊的聊天叫車功能。實際上,筆者在 Line 搜尋搜尋 TaxiGo 官方帳號並簡單驗證手機號碼後,便可看到數張功能選單卡片,接著只需要給予 GPS 位置權限即可開始使用現金的叫車(額外的信用卡設定等就還是要透過細部設定提供),真的是相當容易上手且不用額外安裝 app。 相對 UberTAXI 的服務,TaxiGo 可以在叫車時便給你行程的預估價格,並能透過現金 / 信用卡 / Line Pay 進行付款。叫車後將會透過 Line 通知你計程車是否已經到達,並且也能觀看地圖隨時注意車輛的位置,至少半小時前的預約叫車功能可提供更進階的需求如:寵物、身障人士等,都能進行車輛的安排,也能透過 Chatbot 選單尋找歷史資訊並具備乘客與司機互相評價的機制。 根據該公司執行長陳泰成在我們 Engadget 的訪談中透露,TaxiGo 會針對評價過差的司機進行停權,也將審核上線提供服務的車輛,除了該有的證件資格都必須齊備且需進行教育訓練外,也將計程車的車齡限制在 10 年以下,確保 TaxiGo 的服務品質。 現階段 TaxiGo 已經與台灣共 20 家計程車行合作,現階段的主戰場大台北地區則是有約 4,000 台服務車輛。而就筆者今天自己動手玩打開地圖查看的結果,TaxiGo 的車輛真的在台北市區內還算密度不錯,自己住家週遭在下午時段一打開就看到四五輛車以上。 來自香港的陳執行長也跟我們分享了一些,這個已經在台灣營運超過三個月的 TaxiGo 叫車服務的一些有趣故事。針對後台的部分,他透露目前雖然還未真正用上 AI 技術,不過其無人自動化的派車功能也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有了很多進化,像是初期在業務量少的狀態下,可能還只需要以距離範圍做為派車規劃的依據,但後續發現單就這個條件來規劃的體驗其實並不好,後續則是也加入了收單緩衝時間的功能,讓派車可以更順暢快速。 陳泰成認為 TaxiGo 的優勢是在於他們是依實際營業額做抽成(2%),並不會有傳統車行那種需要派車機租金月費(再加上抽成)那麼高的成本。他也表示,未來也有考慮規劃 TaxiGo 自有的車行,希望能在不額外增加靠行司機負擔的狀態下提供更高的乘客